樂團介紹

英皇口琴五重奏【五重奏】由香港五位熱愛口琴的人士於一九八七年成立,他們決意為口琴演奏藝術開創新領域,希望能把口琴的潛能發揮得淋漓盡致。五重奏擅長把古典弦樂四重奏及室樂等曲目改編給兩只高音半音階口琴、兩只中音半音階口琴及一只低音半音階口琴演奏,一方面保存原曲的神髓,另一方面又顧及口琴合奏的技巧和音色特性,務使聽眾耳目一新。

香港南華早報稱譽這種獨特的音樂編排為「自山下和仁改編並以結他獨奏德伏扎克《新世界交響曲》後最精彩的改編工作」,又形容五重奏的首演「掀起了口琴風暴」,並認為是「香港樂壇近期令人驚歎不已的音樂會之一」,而且更強調蕭斯達高維契第三弦樂四重奏的改編及演奏效果「尤勝原版」(英文原文)。

五重奏現時被公認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優秀口琴合奏隊伍,甚至可能是唯一專門演奏古典音樂的口琴五重奏隊伍。英國古典口琴奇才泰特曾以音樂家的角度來對五重奏的表演作出評論,他認為「這是我曾聽過最高水平的口琴合奏……超水準的音樂感」。他更特別指出,「低音部分是我曾聽過最細膩感人的演奏,令人難以想像低音口琴竟可以奏出這般的音色!」

曲目

五重奏演奏的曲目範圍甚廣,跨越了中西文化三個世紀的音樂發展,從巴赫、莫扎特、舒伯特、德伏扎克及鮑羅定等的作品,以至如歌舒詠及蕭斯達高維契等近代音樂大師的傑作。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舉行的一九九六年口琴藝術促進會週年會議中的表演晚會,五重奏演繹了《梁祝協奏曲》及《春節序曲》等中國樂曲,獲得全場聽眾擊節讚賞,起立致敬。

二零零零年二月,五重奏為口琴曲目的發展樹立了一個里程碑。兩位香港作曲家許翔威及梅廣釗被委約為口琴五重奏創作了五首新作品,總演奏時間超過一小時。五重奏在享負盛名的香港藝術節中,為這些作品作世界首演。口琴五重奏的原創曲目現已達到三十首,包括與管弦樂團和中樂團合作的大型作品,以及和不同樂器如古琴、笙、豎琴、吉他、敲擊樂等組合的重奏樂曲。而最具突破性的要算是二零零二年一月與香港管弦樂團作交響首演,演奏許翔威的作品《約會巴黎》及《五角水晶之反映》。五重奏在推動當代音樂的貢獻為人認識,因而獲邀在ISCM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ontemporary Music) 2002國際現代音樂節及香港作曲家聯會舉辦的音樂新文化2006音樂節中演出。

本土地位的確認

五重奏在本地曾作出很多具有聲望的演出,包括二零零零年香港藝術節(兩場音樂會)、二零零二年與香港管弦樂團合作(兩場音樂會)、二零零四年分別與香港中樂團(兩場音樂會)及香港城市室樂團合作。二零零六年,五重奏獲委香港電台第四台駐台音樂家(直播及兩場錄音音樂會),又獲邀在國際電信聯盟首次在總部日內瓦以外舉行的世界電信展部長晚宴上演出。二零零八年參與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送香港站閉幕典禮演出。二零零九年,在跑馬地遊樂場帶領本地6,131名口琴愛好者與香港管弦樂團攜手打破健力士最多人同時吹奏口琴的世界紀錄。在二零一零年香港藝術節,五重奏首演十年後再次獲邀演出專場音樂會。二零一一年,獲邀請在李克勤與香港小交響樂團於香港體育館連續六場演唱會作為嘉賓演出,反應熱烈。二零一二年慶祝銀禧,邀請斐聲國際並相交多年的西格蒙.葛洛文,呈獻「友緣北歐」音樂會。翌年獲香港理工大學委任為駐校音樂家,另外再度舆香港中樂團合作。

踏出本土

一九九五年十月,五重奏首次遠渡重洋,前赴日本橫濱參加世界口琴節。五重奏的成員共報名參加七項比賽,整體成績令人驚喜,囊括四至六人重奏亞軍、二重奏冠軍、亞軍、以及三重奏季軍,而在其他組別亦名列前六名內。五重奏於一九九七年十月前赴口琴之鄉德國的特羅辛根,參加世界口琴節,並榮獲重奏世界冠軍,為香港創造歷史。在其他組別比賽中,其成員都奪得優異的成績,包括公開組的亞軍、第四名及第五名,和半音階獨奏組的季軍、第四名及第五名。在兩屆世界口琴節中,五重奏成員共奪得十六個獎項,包括兩個冠軍、三個亞軍及兩個季軍。

國際地位的確認

九五年口琴節期間,五重奏因比賽中的出色表現而獲邀演出。香港電台樂評家評論其後的優勝者音樂會,認為五重奏「展現了口琴的特性和奏出原曲的風格韻味」,而口琴五重奏這種演奏形式,更為口琴愛好者「指引出一條新的出路」(原文)。

美國口琴通訊雜誌形容該場音樂會的現場錄音能「令人確信口琴是一件變化多端、感染力強,而且精巧無比的樂器」。五重奏「在推廣口琴的吹奏方法和應用方面,實在功不可沒」,同時「展現了令人深感自豪的成就」。

一九九七年世界口琴節舉行期間,五重奏很榮幸地獲邀在「好朋友音樂會」上演出,表演了一首拿手樂曲:魏拉羅伯士的《第一弦樂四重奏》。其後又聯同五重奏的創辦人之一潘忠強博士,以六人小組演奏的形式,演出羅西尼的《賽爾維亞理髮師》序曲的大膽創新編曲。無論編曲與演繹,都盡顯五重奏的技巧與光采,令來自世界各地的聽眾大為喝采。

一九九六年十月在台北舉行的第一屆亞太口琴節,五重奏應邀與亞洲頂尖口琴家同台演出。第一高音口琴手何百昌並為比賽評判及舉行講座。在口琴節結束後到台灣各地巡迴演出,觀眾人數超過一萬。是次評審委員之一高芬的說話可總括觀眾對五重奏的反應:「令人驚訝及鼓舞……聽過他們後,沒有人可以再懷疑口琴的價值……聲音清澈,演繹細膩」(英文原文)。

一九九八年八月在吉隆坡舉行的第二屆亞太口琴節,二零零零年八月在漢城舉行的第三屆亞太口琴節,及二零零二年八月在日本厚木舉行的第四屆亞太口琴節,五重奏再次應邀出任表演嘉賓及評判和舉行講座。在第三屆亞太口琴節期間,五重奏代表香港接受各亞太地區的推舉,作為二零零四年第五屆亞太口琴節的東道主。五重奏因此推動香港口琴協會於二零零二年成立。第五屆亞太口琴節規模龐大,吸引來自多過20個國家及城市超過2000名參加者。是屆口琴節被譽為其中一屆最成功的口琴節。"A"字型狀的節徽被採納為永久亞太口琴節節徽。在其後之亞太口琴節(二零零六年台北、二零零八年杭州、二零一零年新加坡、二零一二年吉隆坡、二零一四年杭州、二零一六年新竹)及在德國舉行的世界口琴節(二零零五年、二零零九年及二零一三年),五重奏再度獲邀演出,舉行講座及擔任評判。

在二零零五年的世界口琴節,香港代表團在十二個比賽組別中奪得七個獎項,包括五個冠軍,在各參賽地區中脫穎而出。五重奏亦在教堂舉行的特別音樂會中,毋須擴音下演奏全首蕭斯達高維契第三弦樂四重奏。觀眾達到八百人,全場滿座。

自從一九九五年起,五重奏定期出現於國際舞台上,足跡遍及亞太區、歐洲、美國接近二十個國家的三十個城市:澳門、杭州、上海、台北、基隆、台中、首爾、東京、橫濱、厚木[日本]、山形縣、吉隆坡、檳城、新加坡、悉尼、特羅辛根[德國]、威尼斯、布魯塞爾、米蘭、巴塞隆拿、羅馬、海牙、柏林、布拉格、慕尼黑、盧布爾雅那[斯洛文尼亞]、布拉迪斯拉發[斯洛伐克]、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奧斯陸[挪威]、聖路易[美國]。其中更榮幸地擔綱口琴圈子外的演出。二零零六年應邀為第十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香港館揭幕典禮演出助慶。二零零七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布魯塞爾經濟及貿易辦事處邀請,為慶祝農曆新年,在六個歐洲城市巡迴演出,二零一一年農曆新年再次在東歐四個城市演出,把本地獨有的口琴演奏藝術帶到當地,大受觀眾及當地顯赫人士欣賞。


最後更改:2016/12/30